2023-09-15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草原保护与修复、种草改良、生态草牧业提质增效等工作,各类草种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草种需求空间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国的乡土草种子仍然严重缺乏,草原修复治理等工程对草种的需求量巨大;
据《2023年全国草种供需分析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全国草种需求总量为16万—20万吨,其中生态类草种(包括生态修复用草种和草坪草种)共计10万—12万吨。
饲草草种6万—8万吨;
需与供之间的差额,不仅仅体现在数字,这也说明我国草种业在基础科学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鉴定滞后,我国草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3%。
目前国审草品种仅651个,而美国在国际上登记的禾草品种就有5000多个,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草种业企业多为贸易为主,与国外种业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弱项,亟待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
科学推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草原工作“重”在保护,“要”在修复,“核心”是质量,基础是草种。
2022年,国家林草局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草种业发展的工作方案》,确定了草种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名单和科研支撑机构名单,组织专家编制了《全国草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技术协作组,开展草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国家林草局布局建设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内蒙古分库,作为我国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中心库!
同时,成立了国家林草局第一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和9个省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科学推进草品种审定!
目前,已审定通过草品种32个,确定公布了30处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对38个草品种进行区域试验。
2022年,国家林草局开展草种优良品种培育科技揭榜挂帅项目,明确了开展羊草、披碱草等草种研发任务。
配合有关方面集中科研力量攻克草种育种难关。
同时,积极指导有关省区充分利用中央资金支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选择适宜生态修复的乡土草种开展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各地安排新建草种繁育基地30余万亩?
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是家畜饲料粮是人口粮的2.5倍↠,饲料缺口越来越大,需要牧草来填补;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作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将“加强草原休养生息”作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去年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2025年,全国优质饲草产量达到9800万吨,牛羊饲草需求保障率达80%以上,饲草种子总体自给率达70%以上,饲料(草)生产与加工机械化率达65%以上?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从四个方面,夯实我国草种业发展基础,推进草种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我国草原治理修复的需求!
国家林草局将协调管理部门、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多方力量,不断加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力度,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的新格局!
探索建立“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模式,稳定支持草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资源精准鉴定工作,发掘出一批优异种质和基因,将种质资源和成熟技术成果高效地向种子企业转移,更好服务于企业的商业化研发,不断提高我国草种特别是乡土草种的生产能♋力。
二是实施草种业强企战略,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定位;
另一方面,合理加大对草种业高科技创新公司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草种产业,促进创新型草种企业在技术上抢占先机。
三是推进监管制度现代化,加强行业管理。
国家林草局继续↠健全完善草种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相关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草种行为?
完善种子检测体系,加快制定认证管理办法☂,开展草种子质量认证,不断提高国产草种的品质,推动国产草种进入国际市场!
四是以应用与产品需求为导向,强化机制创新;
国家林草局将搭建草种育种研发平台,布局草种育种实验室,研发高产、优质、多抗、易机收的突破性草种,增强我国草种的研发能♋力。